基隆故事館&鳳陽軍艦展 2008.04.26


居住在基隆這麼多年了,常常經過基隆故事館,卻從來也不知這是要做什麼的,也不知原來可以進去參觀。直到朋友提起,想說女兒身為基隆人,怎麼可以不知道基隆的歷史呢?於是請夜班妹妹幫我代班,帶著女兒跟大夥來趟基隆歷史之旅。


      


      


 一大早就到故事館外和大家集合,趁著人還沒到齊趕快先拿個小簡介


 先了解個大概。


 


 導覽~李老師ㄧ來就跟所有小朋友說,最後會有有獎問答,


 每個小孩就高興的闔不攏嘴。


 


 剛開始,為了得到獎品,每個都聚精會神的聽著講解且和李老師互動。


 


 


 


 


 


基隆名字的由來~有三


一.基隆原名〝雞籠〞~ 因為基隆山形似雞籠


二.認為起源於此地之平埔族,自稱是凱達格蘭〈Ketanan〉音譯為~凱~大雞籠,刪去taga Kenan之音為〝雞籠〞


三.清朝福建船政大臣 -- 沈葆楨,為建設台灣而希望 [ 基地昌隆 ]故改為 -- 基隆


台灣的第一到隧道是~獅球嶺隧道,又稱「劉銘傳隧道」,是台灣第一個、也


是唯一的清代鐵路隧道,目前假日有對外開放。


台灣的第一輛機關車是~來自德國的〝騰雲號火車〞,目前停歇在二二八紀念


公園,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台灣火車屬於古董級國寶。 


雞籠中元祭是基隆最大的特特色。所代表的涵義不僅是單純的祭拜鬼神,也展現族群的認同融合、悲憫孤苦並凝聚鄉情與血緣的內在意義。


基隆居民大都移自閩南,清朝中期漳州、泉州移民驟增,日久雙方因土地界限或水道灌溉,常起糾紛,併發衝突。


至清咸豐元年,漳、泉移民相約在鲂頂(今之南榮公墓)械鬥,死亡108人,為基隆開發史之慘事。


至清咸豐四年,漳、泉仕紳亟謀革除狠勇械鬥之陋習,建議以普渡代替血鬥,賽陣頭代替打破頭,並超渡保衛台灣的抗荷、抗西烈士,及因械鬥、渡海、瘟疫死難之先民孤魂,沿襲中原風俗,議定每年的農曆七月舉辦中元醮祭,並以姓氏抽籤輪值主普。


因當時人口較少,與會只有11姓組,依序為:張廖簡、吳、劉唐杜、陳胡姚、謝、林、江、鄭、何藍韓、賴、許,民國43年李、郭、王、楊、曾、黃、柯蔡、邱丘、蘇周連、鍾蕭葉、白、余徐涂、董童、高等14姓聯盟為聯姓會加入。民國70年李郭二姓脫離聯姓會,74年黃姓也脫離聯姓會,而成為共15個姓氏輪流主普至今,此乃雞籠中元祭之由來。


 中元普渡各項儀式:


有農曆六月最後一夜子時「開燈夜」(起燈腳),


七月一日下午〈老大公廟~開龕門〉


十一日「豎燈篙」(照引陸上四方孤魂),


十二日晚上〈主普壇~開燈放彩〉


十三日〈慶安宮~迎斗燈〉(祈福)


十四夜〈望海巷~放水燈〉(邀請水上孤魂)


十五夜〈中元普度、跳鍾愛馗、交接手爐〉


八月一日〈老大公廟~關龕門〉等等。


位於基隆外海的基隆嶼又稱「基隆杙」


杙」是小木樁的意思,閩南語念為「吸」,用來拴住船隻固定用的繫船柱 


基隆嶼旁有一小島為「基隆(雞籠)島」,又稱作「基隆极」。


聽著導覽恨不得能將所有有關基隆的歷史,竭盡所能的介紹給我們知道。


偏偏,這些資訊,對小小孩來說,真的是太深奧、太枯燥了!個個都支撐


不下去了。


 


 


 


 好不容易熬到有獎問答,為了得到可愛的浮水蠟燭,個個都熱烈的搶答。


 


 離開前,來個大合照


 


 緊接著大人、小孩,排成兩列,像是要去遠足似的


 


 浩浩蕩蕩一大列人要趕往離這兒不遠的威海營區 


 


因為今天海軍特別開放編號933諾克斯級鳳陽軍艦及編號607錦江級鳳江軍艦兩艘船艦給民眾登艦參觀。


 


 


此外,海軍一三一艦隊也在「莒光樓」設置文宣館,進行人才招募與全民國防宣導。因為待會還要開車前往梅山,所以就沒和大夥一起看宣導。


帶著女兒,先行上船參觀拍照。


 


 


海軍現有八艘濟陽級(諾克斯級)巡防艦,此次開放的「933鳳陽軍艦」為該型戰艦之一,具有強大偵潛能力,民眾可近距離觀看艦上所搭載的反艦飛彈、防空飛彈、反潛火箭、方陣快砲等武器裝備。


 


另一艘「607鳳江軍艦」則屬錦江級近岸巡邏艦,是國內民營造船廠首度承造的作戰艦艇,海軍現有十二艘錦江級軍艦,艦上均搭載先進武器系統,對於捍衛我國海疆國土,有極強大的嚇阻能力。


 
其實,對於這些跟我們平時接觸不多的事物,有人帶領講解會較有趣,無奈今日行程太滿,無法跟大家一起聽講解,實在可惜。因為對船艦上的種種認識不深,只好走馬看花;期盼下次開放之日早點到來,以彌補今日之不足。


 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閑妻涼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